2020年8月28日,國務院批復同意《中新廣州知識城總體發展規劃(2020-2035年)》,賦予知識城開展深化改革、先行先試的歷史重任,支持知識城匯聚知識型人才、發展知識型經濟,打造知識創新高地,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和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需要。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正全力支持知識城高質量發展,量身定制獨特的支持政策,把知識城建設列為廣州市“一號工程”,打造成為廣東經濟轉型樣板和構筑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動力源。
匯聚知識經濟產業鏈價值鏈核心資源,依托九龍湖濱水城市景觀,將環九龍湖總部核心經濟帶打造成為城市核心、生態綠心和市民活動中心,吸引海內外頂尖研究院所、高校的科學實驗室和研發中心等入駐,招攬國內外知識經濟總部企業,積極引培本土創新型總部企業,打造知識創造與科技創新核、高品質濱水城區。為確保一系列工作的順利推進,現開展環九龍湖北岸城市設計提升國際競賽工作。
環九龍湖北岸(墟鎮片區)項目設計范圍位于廣州市中新知識城九龍湖北岸,西至創新大道,南至知識大道,東至鳳凰山公園,北至楓下村,面積425公頃,詳見附圖。主要任務為環九龍湖北岸(墟鎮片區)城市設計。
本次業主單位為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負責城市設計具體組織工作,包括前期研究、技術協調、競賽組織和后期跟蹤等工作。廣東國和采購咨詢有限公司負責本次競賽的協助工作。
一、競賽工作內容
1、城市設計理念
應充分考慮現狀區域發展條件,挖掘發展潛力,塑造體現地區的唯一性和獨特性。在總體定位和功能分區基礎上,明確城市設計的理念,引領規劃建設。
2、城市設計方案
對規劃范圍內的公共空間、道路交通、綠化景觀、建筑布局等提出總平面及效果方案,重點優化軌道站點及九龍湖周邊城市形態及景觀形象,體現地區文化特征與城市的獨特風貌。體現地區文化特征與城市的獨特形象。
3、用地結構及功能布局
根據重點地區的功能定位,完善地區用地結構、布局及功能配置,在土地整合策略研究的基礎上,對規劃結構、用地布局、功能配置等進行完善,合理安排生產用地、商務辦公、生活配套、公共設施、公共開敞空間和其他功能用地,使該地區的整體規劃更加科學合理,并提出操作性較強的土地利用方案,預留三舊改造空間。
4、交通組織設計
系統銜接內外交通,加強交通節點研究,對片區內部交通提出綜合交通規劃方案,根據多樣出行方式與活動線路,建立綜合交通系統和慢行系統網絡,完善交通設施配置。
5、公共設施規劃
根據區域及規劃區的公共服務設施需求,結合重點片區的功地布局,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體系,營造優質公共服務空間。
6、重要建筑群形態設計
對門戶空間、公共活動核心區、重要景觀節點等重要地段的建筑群進行空間形態設計,包括建筑空間組合、建筑體量、建筑形態、建筑風格、建筑色彩、景觀特色等。
7、地下空間設計
結合地下空間資源與需求,提出九龍湖地區地下空間合理的開發范圍、開發模式及開發規模。提出地下空間總體的規劃結構、功能體系與布局。按照需求分區確定各類地下空間的各層的功能分布,提出各功能的容量與規模。結合地下空間功能布局,提出地下公共服務設施類型與空間布局。組織好地下交通系統。
8、開發運營策略及分期建設計劃
考慮規劃的可實施性,根據需要提出分期建設計劃,明確近、中、遠期特別是近期的建設內容,融入分時、分期發展思路,以便于實現重點地區城市面貌在短期內得到改善。同時,還要融合城市經營的理念,彈性預留發展空間。
二、規劃原則
1、尊重土地現狀,集約節約利用土地。
規劃應符合知識城發展要求和地區發展的切實構想,充分尊重土地利用現狀,形成符合本地區土地利用情況的規劃方案。
2、立足已有條件,面向實施。
城市設計提升應銜接環九龍湖核心區控規及城市設計、知識城站地下空間工程設計(擬開展)等具體方案,并指導后續控調優化,具備較強可實施性、工程可行性。
3、尊重自然資源,融入特色城市風貌。
尊重項目周邊河流水系、地形地貌等自然環境資源,充分利用區域交通優勢條件,從景觀風貌、城市形態等方面積極融入特色城市風貌中,使區域規劃協調統一。
4、具備前瞻性、創新性。
邀請世界級的城市設計團隊,共同探討具有前瞻性與創新性的城市設計理念和空間方案。
5、遵守國家及地方相關規范。
本規劃必須遵守國家和廣東省、廣州市城市規劃的相關法規、規范和技術標準。
三、競賽成果要求
提交的成果包括:文本圖冊(文字說明、表達圖紙等);展示圖板;電子文件(光盤或U盤,含成果文本文件、匯報演示文件、成果展示圖板、實體模型等;具體要求詳見技術文件)。
四、競賽活動期限
本次競賽活動時間為2021年9月27日至2021年10月28日(北京時間,下同)。競賽報名截止時間為2021年10月9日10:00分。各參加競賽的設計單位需在2021年10月28日17:00分前將設計方案書面文件送達競賽組織單位指定地點,具體地點另行通知。
注:為保證競賽成果評審工作按時進行,設計單位(或聯合體)屆時應派專人來廣州報送所有競賽成果(應持有法人代表委托函,傳真件和原件均可),組織單位在清點成果后,向報送人簽發接收單。
五、競賽方式
(一)競賽形式
本次采用國際競賽方式,通過網站形式發布報名公告,公開接受各設計單位(或聯合體)的報名,由組織單位對報名的設計單位(或聯合體)進行資格評選,選出3家設計單位(或聯合體)作為正式參與單位,并發出邀請函。每家設計單位(或聯合體)限報送1個設計方案;任何未被邀請的設計單位報送的設計方案一律不予受理。
(二)競賽評選方式及費用支付方法
凡正式獲得邀請的設計單位(或聯合體),需按規定報送設計成果文件。通過專家評審委員會選出的優勝設計單位(或聯合體)獲得人民幣120萬元(含稅)獎金;其余兩家設計單位(或聯合體)每家獲得人民幣90萬元(含稅)獎金。
組織單位在收到各設計單位(或聯合體)收取應得費用的收款憑證正本后支付費用。
設計單位所獲成本補償費、深化設計費均以人民幣支付,中國境內結算,以聯合體形式參與的將統一支付給聯合體雙方共同指定的唯一收款賬戶。境外單位若無法使用本單位賬戶收取人民幣,可授權境內合法獨立法人單位代收款項,由此所產生的費用由入圍設計單位自理。
六、競賽報名的要求
(一)報名條件
1、設計單位可單獨報名,或以聯合體形式報名(以聯合體形式報名,報名時須明確主體設計單位);
2、設計單位(或聯合體)須為依法注冊的法人實體或由法人實體組成的聯合體;
3、境外設計單位報名的,必須與境內設計單位組成聯合體形式參與;
4、境內設計單位(單獨報名或聯合體)必須具備城市規劃乙級或以上資質,境外設計單位需具有相應的設計經驗與相關業績;
5、具有承接本項目的能力;
6、設計單位在參加招標采購活動前三年內,在經營活動中無嚴重違法記錄,未受到相關部門處罰。
(二)報名方法
1、有意參加競賽的設計單位(或聯合體)必須在報名截止時間前將填好的報名登記表(詳見附件1)等報名文件(簽字并加蓋公章)電郵(郵箱地址為:ghzxgz@163.com)至競賽組織代理單位。
2、所有報名文件需以書面形式在報名截止時間前送達或郵寄至競賽組織代理單位。
(三)報名截止時間:為北京時間2021年10月9日上午10:00分(以組織代理單位接收書面報名時間為準)。逾期抵達的文件概不受理。
(四)報名文件要求(詳見附件2,請以A4紙裝訂成冊,一式一份,并提供電子文件,僅限于ppt、doc、pdf格式。)
1、競賽報名單位報名提交資料一覽表;
2、競賽報名單位簡介;
3、法定代表人證明書、法人代表授權委托書原件;
4、設計單位相應資質證明材料復印件;
5、企業營業執照復印件;
6、設計負責人、主要設計人員專業資格證明以及近五年的獲獎情況等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
7、企業近五年相關業績、獲獎證書、企業資信等相關證明材料復印件;
8、競賽單位按要求內容簽署蓋章的競賽報名單位聲明函原件(需加蓋單位公章);
9、聯合體協議書原件(詳見附件4);
10、電子文檔。
注:(1)設計單位須確保提交的報名相關資料真實可靠。競賽委員會有權在競賽報名時、評審過程中及評審結果確認前要求報名單位提交原件資料或通過其他方式進行驗證,報名單位需自行承擔因提交資料不真實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一切后果。
(2)以上所有資料需加蓋單位公章及授權代表簽字確認。
(3)本報名文件中沒有要求提交的資料,不作為資審不合格的依據。
(4)電子版PPT資料包含設計單位簡介、單位資質、設計團隊、主要業績及其他補充資料。
七、本公告內容若與競賽技術文件不符,以競賽技術文件為準。
八、組織代理單位聯系方式:
組織代理單位:廣東國和采購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廣州市越秀區先烈中路102號華盛大廈北塔18樓
郵政編碼:510075
聯 系 人:王小姐、楊先生
聯系電話:020-37625112
傳 真:020-37625228
聯系郵箱:ghzxgz@163.com
九、承辦單位聯系方式(僅限設計競賽)
承辦單位:知識城(廣州)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地址:廣州市黃埔區中新知識城騰飛園騰飛二街2號B8棟
聯 系 人:謝先生
聯系電話:020-89851021
十、其他具體規定以本次競賽技術文件為準。
附圖:規劃范圍示意圖
中新廣州知識城環九龍湖北岸(墟鎮片區)城市設計提升國際競賽委員會
2021年9月27日
可下載附件: